东莞大沙西门楼――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团部遗址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网络笔记
最佳答案如果你计划在附近进行旅游活动,这里有一些推荐:距离大沙西门楼不远,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适合散步、骑行或野餐。位于东莞市区,距离大沙较远但值得一游。这里有湖泊、公园、科技园区和一些博物馆,适合家庭旅行或者放松身心。位于市中心,是一个集科研、科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适合喜欢植物和自然环境的......

如果你计划在附近进行旅游活动,这里有一些推荐:距离大沙西门楼不远,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适合散步、骑行或野餐。

位于东莞市区,距离大沙较远但值得一游。

这里有湖泊、公园、科技园区和一些博物馆,适合家庭旅行或者放松身心。

位于市中心,是一个集科研、科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适合喜欢植物和自然环境的游客。

大沙西门楼――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团部遗址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沙西门楼――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团部遗址位于大岭山镇大沙村新围西侧,GPS坐标:北纬22°55'55.4",东经113°50'00.8",海拔高程21米。

该遗址始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平面呈长方形。

长4.70米,宽4.21米,高5.2米。

单间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正门门框、勒脚以红砂岩石砌筑,红砂岩门匾,门头上方墙体饰彩色壁画,墀头有彩色灰塑。

1948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指示,东江南岸地区的人民武装部队统一进行整编,成立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

把惠东宝护乡团下属的大队扩编为团,第三大队编为江南支队第三团,张军任团长、黄华任政治委员,下辖东莞和宝安两个大队。

江南支队第三团成立后,先后经过了梅塘、屏山水口等多次战斗,均取得了胜利。

1948年5月16日取得了屏山水口伏击战胜利后,江南支队第三团领导黄华、林文虎、何棠率金重队和钢铁队。

向大岭山挺进,驻扎在大岭山大环村黄仁宽(1938年入党的老党员)家中,并经常到大环、大沙开展革命活动。

1949年1月17日,江南支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江南支队第三团改编为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简称东一支三团),团部驻大沙西门楼。

东一支三团驻大沙期间,重视革命宣传,在驻地周围题写宣传标语。

现在紧靠大沙墟的西门楼东墙仍保存有肃清鬼头仔”革命标语。

标语字体为45厘米见方繁体,用石灰水由右至左横排书写,左下角有一支三团”落款。

这幅革命标语的意思是肃清奸细。

该遗址保存较完整,肃清鬼头仔”5个字,字体模糊。

2004年1月,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沙村:一、地理位置大沙村位于大岭山镇西北部,面积3.6平方公里,由大沙村、黄屋村、下虎山村三条自然村组。

成,与金桔村、鸡翅岭村及太公岭村相接,紧靠同沙水库,毗邻镇中心区、吉龙木材市场、吉龙农贸市场、信立国际农批。

二、人口组成我村设有5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1813人,流动人口约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