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余川村古民居群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网络笔记
最佳答案到达余川村从宣城市出发,可以先乘坐公交车或长途汽车到达绩溪县城,再转乘当地的公共交通工具或打车前往余川村。游览余川村古民居群从村口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古民居群。余川老街,感受古朴的商业氛围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徽派建筑博物馆,了解徽派建筑的历史、特色及工艺。古民居参观,选择其中的一两座典型的......

到达余川村从宣城市出发,可以先乘坐公交车或长途汽车到达绩溪县城,再转乘当地的公共交通工具或打车前往余川村。

游览余川村古民居群从村口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古民居群。

余川老街,感受古朴的商业氛围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徽派建筑博物馆,了解徽派建筑的历史、特色及工艺。

古民居参观,选择其中的一两座典型的徽派民居进行深入参观,体验古代徽州人的生活细节。

生态公园或自然景点,如村内的小桥流水、竹林或是周边的山景,享受自然风光。

小贴士建议至少安排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来充分游览余川村,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欣赏古民居群和周边的自然风光。

舒适的鞋子和衣物,因为需要走不少路,并可能需要上下一些小坡道。

不妨品尝一下当地的徽菜,如毛豆腐、臭鳜鱼等,体验地道的徽州美食。

余川村古民居群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余川村古民居群余川村位于绩溪县上庄镇,其村历史底蕴深厚,古民居众多,其中29号、14号、4号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

汪开朗宅户主在幼时被汪裕泰茶庄创始人汪立政带到上海从事茶叶生意。

该宅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三家村)29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5平方米,该宅上下对堂,二。

楼通转,东西厢房,三合土地坪,室内的斜撑、雀替均有精美的雕刻,主人为了更好的保护木构件,斜撑取下保管。

该宅的左侧为厨房,已重新改建。

前有庭院,院内地坪用青石板横铺而成,大门里面的门楼上用砖砌成一个菱形,中间嵌入一个福”字,有一定文物价值。

汪五庭宅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三家村)14号,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5平方米,该宅上下对堂,二楼通转,东西厢房,室内的斜撑、雀替、扇雕刻非常精美。

正厅上首有一块培德堂”匾额,上款是:民国十九年乙丑仲秋,下款是:海陵陈雷书。

该宅的右侧是厨房,房屋的门楼上有非常精美的砖雕门罩。

正房的对面是廊部,左侧是饭厅,土改时分给了别人。

汪五庭在晚清时在上海经商,赚钱后回家盖了这栋房屋。

房子的结构基本完整,保存较好。

汪细仁宅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三家村)4号,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平方米,该宅为上下对堂,二楼通转,。

东西厢房,中间置一天井,正厅的上首有一块铭德堂”匾额,原来的匾额被主人遗失,主人重新做了一块新的匾额挂在正厅上首。

室内的木雕构件均有精美的雕刻,大门的砖雕门楼上行书南极呈祥”四字,正厅右侧有庭院,庭院。

的门楼上 书-有西山拱秀”四字,上款:民国壬申季夏,下款:旌阳伯西方岑题,该宅保存完整。

上庄镇:庄镇位于安徽省绩溪县西端,距县城39公里,毗邻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与歙县、旌德县接壤,总面积7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组,4508户。

14722人;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较好;境内群山环抱,河溪网布,土地肥沃;对外交通依托一条12里的二级公路连接省道,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山路,交通方便。